< 寒轉-準備時間:三個半月+全職考生>
✏️普生: (高元寒轉線上課程:黃彪老師) 因為我準備時間很短,沒時間讀完一堂課就複習,所以我先花2個多禮拜的時間,每天看兩堂課,把課程全部看完(總共35堂),之後再複習,一樣讀了3遍
第一遍:課本+課本練習題(老師上課會帶&檢討) 第二遍:歷屆試題+錯題回去翻課本 第三遍:考前最後重點複習
黃彪老師上課都會先畫圖在黑板上,邊用他自己的話來講解,最後再圈講義上考試經常考的重點給我們,因為課本好像是跟後中一起用的,所以老師會主動提醒說私醫考到哪個部分就好,剩餘的太深入就不太需要看,這樣我覺得蠻省時間,不用讀太多不會考的部分。對於私醫跟北醫考試是夠的,不過中國醫的寒轉考題蠻偏的,所以可能要自己要多寫中國醫考古去補強。
✏️普化: (高元寒轉線上課程:李鉌老師) 我高中畢業後就沒有在碰化學,除了大一上的普化(我都是記考古題),所以沒有什麼老本可以吃,只好自己多多努力。 跟普生一樣,我先花3個禮拜時間把課程一次看完(56堂+先修課程只看幾堂),李鉌老師上課會先帶觀念、導證公式,再寫例題,寫例題的當下可以很清楚老師的解題邏輯與SOP,所以可以模仿老師的思維去拆解題目,老師上課除了課本外,最重要的就是筆記書,這是可以讓你帶去考場快速複習的重點本,我習慣將易錯觀念標記在這邊,複習也比較快,尤其熱化學這種比較抽象的概念,李鉌老師會講解得很清楚,讓你好理解、公式也比較背得起來,另外還有提供課後練習本、隨堂測驗卷、歷屆試題本(含私醫、後中、後西、寒轉題目),題目量非常夠,但每章觀念一定要很熟!寫題目再多都沒有用,只會一直錯,但這三本我都沒有寫,因為時間太短,我只有寫私醫歷屆試題而已,這科我也是讀3遍
第一遍:課本(搭配筆記書)+課本範例 第二遍:筆記書+私醫、寒轉歷屆試題 第三遍:筆記書、歷屆錯題
老師課本上的範例都是經典題,當時56堂課看完差不多命也去掉一半,因為李鉌老師開的課程是私醫、後中西一起上,所以上課題目會難很多(超挫折),但是開始寫私醫就會發現蠻簡單的,有種苦盡甘來的感覺,但也不能大意,因為私醫也是蠻競爭的,平均要80以上才能摸得到藥學。 另一個最想感謝李鉌老師的是,我當時因為只有三個半月,有私訊問老師化學準備方法,老師很詳盡的幫我分析。此外,還可以傳訊息請老師解題,當然也是要老師有空才能回覆(畢竟老師也很忙),但最好不要直接把空白題目丟給老師,要詳述自己此題卡住的地方,這樣老師才能針對你不懂的地方解惑,才不會老師給你他的邏輯解題,你卻仍然看不懂,這樣還蠻浪費時間的。
心得:考完中國醫回台北的火車上對答案,覺得中國醫應該是無望了,畢竟化學不及格,還在火車上哭,重整好心情繼續準備2天後的北醫寒轉,雖然最終北醫只有備取(超想回母校),中國醫竟出乎意料上榜,但只有準備三個半月的我已然知足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想考藥學系適合的族群: 統測:容錯率低、科目準備較多、題目不難,推薦給只是要讀藥學系,不重視校名的人
寒轉:轉入即是大二下學期,科目準備少、化學生物有無底子都沒關係,推薦給想讀一般大學體系、抗壓性高的人(受挫率大QQ)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心路歷程: 這一路上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謝(好老套),要謝謝我的家人及我最愛的男友,其中最要感謝的是自己,謝謝在外界充滿質疑的聲音時,仍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,當一個人下了很大的決心時,真的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你想走的路。尤其我在去讀嘉藥的時候,一個在台北生活23年的人,完全無法適應那邊的氣候、環境、交通、學校風氣、想回家也不能常回家,讓我想休學回家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租屋處洗衣機一直壞掉!(好荒謬)當然還有非常多非常多的因素促使我做這個決定。
備考的當下也不斷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,都已經23歲還跟那些弟弟妹妹玩什麼重考,承擔的是背水一戰的壓力,但是事實證明要努力過才知道有沒有可能。
現在正在備考的同學,無論是否正在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做到、正在被排山倒海的課業或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、抑或是家人朋友們的不看好、嘲諷,請你們都要相信自己做的任何決定,千萬不要讓自己後悔,勇敢的踏出你們的每一步,不管最後有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,至少你努力過這樣就好了。 |